• 四川省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向丽等,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090-1092.
    摘 要: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物质,四川植物种质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重要地位。在分析四川种质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积极开展四川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大力开展植物种质资源及其保存和利用现状的全面调查,摸清家底,逐步建立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加强植物种质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搭建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其保障措施。
  • 沉水植物附植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纪海婷等 ,湖泊科学,2013,25(2):163-170.

    摘  要:在高等水生植物表面经常附着生长着藻类、真菌和细菌等,这些有机群体组成附植生物群落,在大中型浅水湖泊中普遍存在.附植生物群落具有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并随季节推移和沉水植物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附植生物群落与宿主植物及周围水体环境联系密切,不仅能够表征水体营养盐、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特征,与沉水植物、食草动物、浮游植物等水生生物类群也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水生生态系统中,附植生物群落参与水体营养物质转化,在草-藻型湖泊生态系统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作为水生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增加了食物网的多样性;同时,附植生物群落因其独特的生理生态特征正逐渐被应用于水质净化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附植生物群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附植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特征,阐述了附植生物群落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尤其是沉水植被的生态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四川攀西胡颓子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李晓江等. 《北方园艺》,2012,10:97-100.
    摘  要:2005~2011年在攀枝花市16个县市对胡颓子属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室内解剖观察、种类鉴定,并结合查阅标本室内的植物标本和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西地区有胡颓子属植物10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主要生长在海拔750~3 100m的范围内,广泛分布于攀枝花和凉山州各县、市。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攀西地区胡颓子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形态、生境、分布和综合利用价值,并为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了建议。
  • 四川省野生攀缘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筛选研究
    李娟.《绿色科技》,2012,5:142-144.
    摘要:通过对四川野生攀缘植物的系统调查,筛选出了24科59种观赏性能较好的攀缘植物类型,用于丰富城市垂直绿化的植物材料和城市绿化美化。同时分析了这59种野生攀缘植物的生态习性、攀附特性和观赏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野生攀缘植物在开发利用上的意见和建议。
  • 四川省眉山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陈善波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2815-2817.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四川省眉山市城市绿地植物系统,揭示出人工种植的植物群落客观存在的物种结构多样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以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中有代表性的绿地为研究对象,共选取6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置9个样方,对每个样方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分层记录相关数据。根据调查记录的原始数据,分别计算不同绿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54个样方中共有36科53属66种植物,其中四川境内本地种约占总数的1/3,国内外引进种较多。3类园林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结论]乡土植物种类和数量偏少,植物多样性水平偏低,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 四川道路边坡自然恢复的植被多样性研究
    罗双等.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6):51-56.
    摘 要:采用样线法对四川地区路域边坡自然恢复后的植被进行调查,研究道路边坡对植物多样性影响。调查区域内分布植物66科159属190种。其中灌木81种,草本109种;选用了丰富度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α多样性指数及Codyβ多样性指数来研究边坡的坡度、坡向、海拔、恢复时间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45°~60°坡度、阴坡、500~700m海拔及〉10a以上的恢复年限的边坡,群落的多样性较高,对边坡植被恢复有利;而在〉60°坡度、阳坡、〉700m的海拔高度和〈10a的恢复年限内的多样性较低;在不同坡度和海拔的环境梯度上,Codyβ指数与α多样性分析结果一致。在生态恢复中,群落多样性低的边坡,适当增加物种丰富度、密度及有利的人为干扰,有助于提高群落多样性。
  • 四川省汗牛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冉茂玉等.《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72-21273.
    摘  要:汗牛河流域有种子植物357种240属79科,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2种。该区种子植物具有15个类型10个变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占有主要地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具有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世界分布和我国特有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等特征。
  • 四川选育成功甘蔗新品种“川蔗17”
    谭显平. 《农村百事通》,2012,7:11.
    摘 要: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邮编:641200,电话:0832-5539061)选育的甘蔗新品种"川蔗17",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属糖蔗型品种。株型直立,节间圆筒形,生长裂纹和木栓条纹极少,叶鞘包裹部分呈黄色,经光照后为黄绿色。
  • 四川:中江依托万亩芍药打造养生旅游经济
    江宏景.《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3(5):59.
    摘 要:日前,四川省中江县集凤镇两万余亩中江白芍正值花季,满山遍野的红花、白花十分壮观,每天吸引众多游客观赏采摘。中江白芍系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人工栽培有30O年的历史。当地政府实行“公司+农户+市场”和“公司+业主(大户)”的运行模式,除了培育壮大了一批医药企业,还不断扩大白芍种植面积.
  • 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

    鲁松、李策宏.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2,(3):
    摘要:在对峨眉山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摸清了野生猕猴桃在峨眉山的种类、地理分布情况;并对峨眉山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因素,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 石蒜属植物的无性繁殖研究

    谷海燕、谢孔平等。中国林副特产,2012,28(2):32-35。
    摘要:通过茎盘沟切的方式,设计随机区组试验在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开展峨嵋山本地植物忽地笑与引种植物长筒石蒜的无性繁殖试验,研究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分生子球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与自然分球相比,人工干预可明显提高种球的繁殖率。试验中忽地笑的平均繁殖率为21.15,其中 “6-BA500”作用下繁殖率高达32.2;长筒石蒜的平均繁殖率为7.93,“NAA250”作用下繁殖率最高,为12.9;②NAA、6-BA促进种球的繁殖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种球的繁殖系数也相应增加,而GA3则起到抑制作用。生长调节剂NAA对忽地笑繁殖率的影响明显大于长筒石蒜;③综合繁殖率、子球的平均重量、平均直径以及根的长势情况, “6-BA300”是忽地笑繁殖的最佳组合, “NAA200”是长筒石蒜繁殖的最佳组合。

     

  • 峨眉蔷薇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周宁宁、张景等.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 ):33-36.
    摘要:以收集的11个峨眉蔷薇群体的88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群体水平遗传多样性。88份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90.48%、0.196 0和0.316 6。比较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种质间遗传变异44.73%,种质内遗传变异55.27%。东环线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137 7,I=0.206 8,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8.7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个群体可聚为4支。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447 3和0.617 9,表明峨眉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各群体间基因交流受阻。
  • 峨眉山地区引种核桃不挂果成因及防治措施
    刘芳、陈威等. 甘肃农业科技,2012.1:37-39.
    摘要:针对峨眉山地区引种的核桃开花少、不挂果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核桃不挂果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加强水肥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密植、科学修剪、加强病虫防治等措施。
  •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赵敏等.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3): 47-50.
    摘 要:通过对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野外调查,经鉴定有高等植物175科665属1 790种。通过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该区区系复杂,具有15种分布类型。区系具有以下特征: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328属,占总数的59.2%,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166属);中国特有属多,18属19种;与热带有一定亲缘关系,热带成分158属,占28.5%;区系起源古老,多单型、少型属。
  • 四川紫金牛属药用植物的黄酮类活性组分的含量分析
    汤昊等. 特产研究,2011,33(3):48-51.
    摘 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四川紫金牛属7种2变种药用植物的黄酮类活性组分,拟比较种与种间、同种不同入药部位之间的杨梅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差异,探索紫金牛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与药用组分含量的相关性,为紫金牛属不同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4%的磷酸溶液(50:50);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368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获得良好基线分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6231X-133956,r=0.9996;Y=45758X-53050,r=0.9995;Y=27569X-7263.5,r=0.9996;线性范围分别为0.064μg-1.920μg,0.084μg-2.522μg,0.061μg~1.841μg;回收率分别为98.19%、97.88%、99.58%;RSD均小于1.6%;四川紫金牛属7种2变种药用植物均含有杨梅素、山奈酚、槲皮素。在相同条件下圆齿组植物的槲皮素含量均高于锯齿组植物;同种不同人药部位中,叶的黄酮类各组分含量远高于根、茎;百两金及其变种大叶百两金的山奈酚含量远高于其他种,其叶含量达6.42~9.13mg/g,可作为山奈酚资源植物加以利用。
  • 关于促进四川油菜籽产业发展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王海林等.  粮食问题研究,2011,5:12-14.

    摘   要:四川是全国油菜籽生产大省之一.对确保国家食油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护农民油菜籽生产积极性.促进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局部署,四川省2011年确定邛崃、富顺、广汉、三台、阆中、长宁、渠县、巴州、安岳、仁寿10个油菜籽主产县(市、区)作为调查对象,对2011年油菜籽产销和成本利润情况进行了调查。

第8页 共18页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