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比较研究
    王萌,李国锐. 园艺与种苗,2016,7.
    摘要: 考察了四川鼠尾草属26种4变种1变型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结果表明,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生活环境造成了鼠尾草属植物丰富的形态学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差异,得出各亚属物种具有一些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并总结了对分类有重要价值的形态指标。另对不同产地中药丹参来源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为充分利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 稀有植物四川金粟兰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王立军,刘彩云等. 有机化学,2016,7.
    摘要:对稀有植物四川金粟兰(Chloranthus sessilifolius)全草甲醇提取物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个二萜类、1个苯丙素类、1个黄酮类和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和光谱技术(如红外、紫外、1D/2D NMR、ECD、HR-ESIMS)结合相关文献中的理化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R,5S,6S,9S,10S,13S)-3,6,13-三羟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1)、3α,15-二羟基-13α-甲氧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2)、p-香豆酰-β-苯乙胺(3)、柚皮素三甲基醚(4)和(3R,4R,3’R,4’R)-6,6’-二甲氧基-3,4,3’,4’-四氢-2H,2H’-[3,3’]-双色原烯-4,4’-二醇(5).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对映松香烷型二萜,而3~5则均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更多还原
  • 四川火龙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欧阳翔,李秀琴等. 四川林业科技,2016,4.
    摘要:通过对火龙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沟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2科,302属,64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6种,被子植物79科,296属,633种;地理成分复杂;优势科属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丰富。 更多还原。
  • 四川省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

    王恋. 四川林勘设计,2016,3:71-74.
    摘要:根据四川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本底资料对四川省湿地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湿地高等植物有115科377属1009种,其中苔藓植物37种,隶属于20科26属;蕨类植物24种,隶属于15科17属;裸子植物2种,隶属于1科2属,被子植物946种,隶属于79科332属。其中禾本科植物在四川省湿地中分布的种类最多,其次是莎草科、菊科、蓼科。四川省湿地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14个植被型和152个群系。同时对湿地的功能和目前所受到的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川省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的若干建议。

     

  • 四川黄荆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
    陈锋,王馨.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155-158.
    摘要:为黄荆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踏查法研究黄荆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7科68属163种,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优势科属明显,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高,种类组成丰富;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生境特点以土生为主;与贵州赤水桫椤和四川江津四面山保护区的属种相似性系数最高,关系最为密切。
  • 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谷海燕,谢孔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35(5),86-88.
    摘要:华重楼为我国一味珍贵的民族药,本文以华重楼根茎为材料开展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不同浓度对其潜伏芽萌发、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5mg/L的6-BA可促进华重楼切段的繁殖系数,提高其双芽率、多芽率及有根率。
  • 4种观赏石斛在四川成都及峨眉山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谷海燕,谢孔平. 四川林业科技,2016,37(2):72-75.
    摘要:石斛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以从云南引种的4种观赏石斛为试验材料,对它们在四川2个引种地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种取得初步成功,2引种地中4种石斛均能正常生长、开花;成都引种区内的石斛长势优于峨眉山地区的;鼓槌石斛成活率最高,适应性最强。
  • 球花石斛的离体快繁体系研究
    谷海燕,王岚等. 时珍国医国药 , 2016,27(9):2263-2265. 
    摘要:目的建立球花石斛离体快繁研究体系。方法利用球花石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种子培养方式开展繁育试验研究。结果球花石斛种子接种MS+香蕉泥13%的培养基上,可成功诱导其原球茎;MS+0.1mg/L NAA+1.5mg/L 6-BA+香蕉汁13%为球花石斛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为7.9;无根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0.1mg/L NAA+2mg/L 6-BA+香蕉汁13%+土豆汁10%+活性炭2mg/L,生根率达到95%,平均根数为6.3条;组培养移栽到松树皮+水苔(3∶1)的栽培基质上,成活率为100%,且植株长势良好。结论寻找到球花石斛离体繁育研究中各阶段最佳培养基,建立了该植物的离体快繁体系
  •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析
    黄琴,邓洪平等.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10):2103-2110.
    摘  要:在对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花萼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性,并同周边6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144科、810属、2386种。有11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科分布区类型的73.33%;有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属分布区类型的100.00%。(2)大科及大属的优势明显,种子植物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比较丰富。(3)从科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60.71%,温带成分占38.39%;从属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38.32%,温带成分占56.34%。体现了该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4)与周边地区相比,花萼山与大巴山相似性最大,与伏牛山、青木川和小陇山相似性较小,其特有现象更明显,热带性质更明显。(5)花萼山的区系组成比大巴山、阴条岭和伏牛山简单,与五里坡和小陇山接近,比青木川复杂。
  • 四川省岳池县黄精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肖特,方清茂等. 北京农业,10:53-54.
    摘   要: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为契机,旨在摸清四川省岳池县资源家底,为制定野生黄精的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室内标本和文献,并结合野外GPS定位实地调查,对四川省岳池县野生药用植物黄精属(Polygonatum)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岳池县黄精野生资源分布较广,但资源相对稀少,呈零星分布或是稀疏分布;主产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Wall)Royle],密度范围为0.1~3.1株/m2,以0.1~1.0株/m2居多,为68.76%;药材质量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该区是黄精的适宜生长地区。
  • 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韩巧.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03-108.
    摘   要: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现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0科,682属,1 42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74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20科,625属,1 319种.维管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64.66%,全国的41.21%;属数占四川省的42.32%,全国的20.20%;种数占四川省的15.32%,全国的4.88%.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3种,此外还有现被列为世界级极危植物—崖柏.种子植物区系共有15个类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保护区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
  • 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种类调查初报
    金贵祥,邓洁等. 四川林业科技,2015,36(5):41-55.
    摘   要: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为主的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建立最早的保护区之一。此次调查主要是对该保护区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红豆杉、独叶草;II级保护植物30种。植被主要可以划分成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32个群系。
  • 四川启动野生杜鹃花资源调查
    张扬. 绿色天府,2015,5:8.
    摘   要:近日,四川省林业厅举行“走进横断山,发现杜鹃花”媒体发布会,宣布四川植物保护旗舰物种——野生杜鹃花资源科学调查正式启动。这是四川在自然保护领域继成功推出大熊猫这一动物保护旗舰物种之后,推出的植物保护旗舰物种。
  • 四川省宣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龚苗,孔祥虹. 农业与技术,2015,35(14):4-5.
    摘   要:作者统计分析了四川省宣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据初步调查,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9科652属1430种,国家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丰富,其中所在科可划分为9个类型和10个变型,属可划分为15个分布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特点以温带性质为主,热带成分也较丰富,并具有起源的古老性,成分的复杂性。
  • 四川省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马羚,周兵冰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8):183-186.
    摘   要:目的:调查四川藏区(即安多牧区)龙胆属(Gentiana)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地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做出概述。方法:通过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场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藏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群落、药用价值、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总结。结果:本次调查表明,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共26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共5种。结论:四川安多牧区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中国特有植物四福花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初步研究

    谷海燕. 四川林业科技,2015,36(3):112-1114.
    摘  要:野外调查我国特有植物四福花的分布现状及生物生态学特征,考察结果表明:仅在四川省峨眉山地区海拔2330m左右的针阔混交林中发现该植物的五个种群,分布区域极为狭窄;适宜四福花生长的基质为附生于乔木根部和枝干的棉藓。对生态环境的苛刻要求、有性繁殖障碍应该是导致四福花特有濒危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及开展种子繁育等方面的研究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方式。

第4页 共18页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