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山四种菖蒲科植物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

    黄娇等.   《时珍国医国药》2014,6:1401-1403.
    摘 要:文章对峨眉山四种菖蒲科植物进行了形态组织学比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钱菖蒲的茎粗、叶长、叶宽、苞片长、花序长显著小于其余三种菖蒲,茴香菖蒲的性状变幅最大;四种植物根茎特征有较明显差异。叶表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表皮细胞长度茴香菖蒲显著性最大,与叶长一致,气孔器长度金钱菖蒲显著性最小,气孔器宽度水菖蒲显著性最大,水菖蒲和石菖蒲的气孔指数显著大于金钱菖蒲和茴香菖蒲;根茎及不定根横切组织特征相似,水菖蒲的根茎皮层具大型细胞空腔,不定根木质部脊数有差异。研究为峨眉山菖蒲科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 峨眉山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鲁松等,《广西植物》,2013,33(2):229-235.
    摘要:峨眉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3年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整理,特别是参考周繇的评价体系,首次建立了峨眉山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7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濒危药用植物指标体系。峨眉山目前1655种野生药用植物(含变种、变型)[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分类系统统计]中,受到生存威胁的药用植物种类共56科102属152种。其中急需保护的有19科, 29属, 41种,分别占其科属种数的33.93%, 28.43%, 26.97%,代表种类主要有峨眉金线兰、峨眉黄连、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岩白菜等;需要保护的有22科, 29属, 35种,分别占其科属种的39.29%, 28.43%, 23.02%,代表种类主要有四川木莲、峨眉荚蒾、峨眉忍冬、峨眉雪胆等;一般保护的有41科59属76种,分别占其科属种的73.21%, 57.84%, 50%,代表种类主要有黄连、川桂、八角莲、威灵仙等。
  • 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
    鲁松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5):64-67.
    摘要: 报道了峨眉山43种国家级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简要介绍了其药用价值及濒危状况等,并对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 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

    鲁松等,《亚热带植物科学》,2012,41(3):47-50.

    摘 要:在对峨眉山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探明了野生猕猴桃在峨眉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并对峨眉山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因素,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 温度及赤霉素对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鲁松等,《种子》,2012,31(10):89-90.

    摘要: 峨眉山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是进行猕猴桃育种特别是红心猕猴桃育种工作的重要资源地。成熟猕猴桃种子需要低温冷藏破除休眠后才能萌发。根据这些习性,人们先后开发出层积法(或沙藏法)、直播法、变温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方法来促其萌发。本文报道了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低温层积、变温、GA3及各组合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变温、GA3都能有效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物理温度处理法效果可能更好。

     

  •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的影响
    鲁松,《江苏林业科技》,2012,39(4):51-54.
    摘要: 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也是人们研究最多的逆境因子之一。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生物量、用水效率、光合系统、渗透调节能力、细胞膜的稳定性、抗氧化系统的防御能力及激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常被用来判断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该文就干旱胁迫下植物上述指标等方面响应变化的研究做了简要综述。
  • 两性猕猴桃新株系‘龙山红’的生物学特征
    王明忠,鲁松,《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1):1016-1017.
    摘要: ‘龙山红’是从四川省龙门山南段的野生彩色猕猴桃中筛选出的一个两性花品种。平均单果重65.59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总糖含量10.2%。果实酸甜适口,香气浓厚。果实成熟后中柱外围的(即种子外侧)果肉成淡红色。果实较耐贮运。这是首次发现雌雄同体且充分发育的两性花猕猴桃株系,在理论上及生产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温度及赤霉素对两性花猕猴桃‘龙山红’种子萌发的影响
    鲁松等.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2,41(4):39-41.
    摘  要:‘龙山红’是从四川省龙门山南段的野生彩色猕猴桃中筛选出的一个两性花株系,也是国内首次发现雌雄同体且充分发育的两性花彩色猕猴桃株系。本文首次报道温度(低温层积,变温)和赤霉素处理对两性花猕猴桃新株系‘龙山红’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低温层积、变温、GA3及其组合处理后的试验表明,低温层积、变温、GA3都能有效打破休眠,促进萌发,但物理温度处理法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更好。
  • 槽舌兰资源调查及特有品种试验研究
    秦小波, 熊铁一, 彭启新. 农业与技术, 2013, 33(5): 100-101. 
    摘 要:槽舌兰是兰科(Orchidaceae),槽舌兰属(Holcoglossum)植物的总称,又名松叶兰、撬唇兰。其有12 种,分布于东南亚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东北部,我国有8 种。槽舌兰为附生草本;茎短,被宿存的叶鞘所包,具许多长而较粗的根。叶肉质,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近轴面具纵沟,或横切面为V 字形的狭带形,先端锐尖,基部具关节并且扩大为彼此套迭的鞘。花序侧生,不分枝,总状花序具少数至多数花。
  • 峨眉八角莲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含量的研究

     秦小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5): 454-456. 

    摘要: 采用峨眉八角莲嫩枝和叶柄为供试材料, 分析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峨眉八角莲PPO 活性的最适pH 值为7. 0; 最佳底物为邻苯二酚, 且浓度为0. 15mol/ L; 最佳温度为25 e 。峨眉八角莲PPO 活性在花果期明显高于花前期, 总酚含量在每年的3 月、4 月、8 月3 个时段最低。

  • 药用植物重楼遗传多样性及药材质量研究
    秦小波, 熊铁一, 彭启新. 农业与技术, 2012, 32(11): 7, 33.
    摘 要:中药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及滇重楼的干燥根茎,有小毒,其微寒、味苦,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定惊凉肝之功效。本文从植物资源学、生药学、繁殖生物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对中药重楼进行分析,全面介绍其研究情况。中药重楼目前研究较为滞后,急需加强其在大范围资源调查与收集,深入研究群落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居群间与居群内遗传变异,系统阐述重楼遗传变异程度及核心遗传变异分布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重楼种质资源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重楼资源保护开发、核心种质资源构建及新品种(系)选育提供优异材料和理论依据。
  • 猕猴桃多酚氧化酶京梨品种中的研究
    秦小波, 熊铁一, 彭启新. 农业与技术, 2012, 32(12): 65-66.  300.
    摘 要:采用京梨猕猴桃嫩枝和叶柄为供试材料,分析植株全年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7.0 为京梨猕猴桃植株PPO 活性的最适值;最佳底物为邻苯二酚,且浓度为0.15 mol•L-1;最佳温度为25℃。在花果期京梨猕猴桃植株PPO 活性明显高于花前期,京梨猕猴桃植株组织培养取材应尽量避开这一时期。
  • 紫果猕猴桃嫩枝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含量变化
    秦小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1): 49-52. 
    摘 要:采用紫果猕猴桃嫩枝和叶柄为试材,分析全年中植株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紫果猕猴桃植株PPO 活性的最适pH 为7.0;最佳底物为邻苯二酚,且浓度为0.16 mol/L;最佳温度为25 ℃。紫果猕猴桃植株生长期的PPO 活性明显高于休眠期,植株总酚含量在4 月、5 月、9 月达最低。
  • 利用AFLP分析西南特色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
    秦小波,高继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 21(4): 315-322.
    摘要:为分析西南地区特色猕猴桃(Actinidia Lindl.)的遗传多样性,建立并优化了猕猴桃DNA多态性分析的AFLP体系,AFLP标记体系为300 ng基因组DNA用EcoRⅠ/ MseⅠ(15 U/5U)于37℃下酶切2 h,加接头后的混合物稀释5倍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再稀释10倍后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筛选的22对引物进行扩增反应,共得到97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49条。采用优化的AFLP体系,对西南地区的10种猕猴桃50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包括普通品种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及特色品种硬毛猕猴桃、毛被猕猴桃、革叶猕猴桃、四萼猕猴桃、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京梨猕猴桃和紫果猕猴,结果表明种内和种间的聚类关系明显;斑果组(sect. Maculatae)和净果组(sect. Leiocarpae)的种间有聚类交叉,并呈现地理区域性分布。
  • 迎阳报春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余道平、李策宏.《核农学报》,2014,28(6):961-966.
    摘要: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对迎阳报春愈伤组织分化和多倍体诱导的效应。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分化,使死亡率增加;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以30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愈伤组织10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3.08%;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气孔变大,且叶片变厚、变大,叶色浓绿、株型紧凑;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x=24,四倍体植株染色体2n=4x=48。
  • 迎阳报春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余道平、李策宏.《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6):569-571.
    摘要: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赤霉素对迎阳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对其种子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迎阳报春成熟种子为黄褐色,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多面形,种子细小,千粒重为89.52±0.25mg。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对光敏感,光照条件下萌发率较高,萌发进程较快;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萌发持续时间缩短,但对种子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影响不显著。
第6页 共18页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