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长宁县林下维管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何云等.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7:63-65.

    摘 要:毛竹生产潜力很大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在四川长宁、江安、兴文等县。在统计毛竹林下维管植物种类数目的基础上,对该区维管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宁毛竹林下维管植物共115种,分属54科98属,科属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54科可划分为7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主;98属可划分为13个分布型和4个变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为主。因此,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成分为主,但同时受到温带区系成分的影响,特有植物贫乏。

  • 四川凤仙花属(Impatiens)植物资源及新分布记录种
    罗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207-212.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国内主要标本馆及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报道四川凤仙花属(Impatiens)植物80种1变种,其中20种为四川特产,17种为四川新分布记录种。列出新记录种的标本引证、地理分布,对丰富四川植物区系及四川凤仙花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四川围栏养殖林麝采食植物种类调查

    杨营等. 四川动物,2011,3:445-449.

    摘要:对四川都江堰人工养殖围栏内林麝采食的野生及栽种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围栏内共有林麝采食植物64种,隶属于31科,多属于农田野草、野菜,少数是栽种的饲草、树木。分析了林麝采食利用植物的特点及这些植物作为饲料在生产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甘蔗新品种“川蔗26”通过审定

    梁兵. 农村百事通,2011,10:13.

    摘要: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选育的早中熟甘蔗新品种“川蔗26”.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植株直立.节间圆筒形.蜡粉少。蔗茎粗大、均匀,颜色紫红、卖相好,纤维含量低、口感松软泡脆。抗倒力强.高抗黑穗病。

  • 川西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及生态类型

    何飞等. 湿地科学,2011年 第1:33-41.

    摘要: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共有48科90属18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较明显温带性质。48科植物可以划分6个分布型和1个变型,世界分布34科,热带分布6科,温带分布8科;90属被划分为10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世界分布35属,热带分布22属,温带分布33属;184种野生种可以归并为14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 世界分布14种,热带分布26种,温带分布107种,中国特有分布37种,特有现象明显。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类型多样,有101种挺水植物,31类挺水植物群落;有40种沉水植物,18类沉水植物群落;有16种飘浮植物,6类飘浮植物群落;有27种浮叶植物,8类浮叶植物群落。

  • 四川省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田旗等. 西北植物学报,2011,1:192-194.

    摘要:报道了四川杜鹃花属(Rhododendron)2新分布种和1新分布变种,它们分别是乳黄杜鹃(Rhododendron lacteum Franch.)、迷人杜鹃(R.agastum Balf.f.et W.W.Smith)、毛柱红棕杜鹃(R.rubiginosum Franch.var.ptilo-stylum R.C.Fang).

  • 四川藁本属植物果实和叶柄解剖学研究

    孟德玉. 西北植物学报,2011,2: 229-235.

    摘要:对四川省藁本属5种植物的叶柄及果实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藁本属植物的果实分为近两侧压扁和背腹压扁两种类型,背棱每棱槽内油管总数多为1~4个,合生面油管总数4~8个,在少数种间有一定的差异;胚乳背面微微隆起,腹面平直或微凹,如多管藁本,胚乳向内微凹;在蕨叶藁本中,胚乳占很大的比重,胚乳形状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果实的压扁程度、油管特征、胚乳的形状等特征可以作为确定本属植物种间关系的依据.叶柄横切面类型多样,包括圆型、U型和V型,其中U型植物3种,占60%;近轴面除蕨叶藁本外,都具有沟槽;膜苞藁本和抽葶藁本中不具有髓腔,其他种类具髓腔,且大小、形状略有不同;横切面上维管束的数目多为5~14个,排列类型为圆型、U型、V型.以上叶柄等特征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本属分类的重要依据.

  • 四川盆地西缘高山峡谷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

    吴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1,3:503-504.

    摘要:根据野外大型综合考察获得的植物本底资料,对比分析了四川中部高山峡谷区卧龙、唐家河、小河沟、小寨子沟和冶勒等5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特征。该区域植物起源古老、物种丰富、成分复杂,多特有种和孑遗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区系以温带属为主,其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热带属比例低于全国平均值,中亚成分极少,反映其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东亚(东喜玛拉雅—日本)分布属高于全国比例,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5个自然保护区植物科、属的相似性系数很高,冶勒自然保护区物种和其他4个保护区的物种相似性系数相对较低。

  •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吴文林等. 浙江大学学报,2011,2:162-168.

    摘要:以2006-2009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查阅的标本资料和文献研究,应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结果表明: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有14个分类群处于濒危状态,9个分类群处于渐危状态,11个分类群处于稀有状态,17个分类群处于安全状态;对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四川鼠尾草属植物中一级优先保护有4个分类群,二级优先保护有31个分类群,暂缓保护有16个分类群.

  • 夏秋季四川雉鹁植物类食物资源及其分布

    于鹏飞等. 四川动物,2011,1:74-78.

    摘要:2006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样带样方法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对四川雉鹑夏秋季的植物性食物及其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四川雉鹑采食的植物种类有34种,其中草本植物32种,木本植物2种。在夏季取食的种类有28种,秋季18种,两个季节同时取食的植物种类有12种。四川雉鹑取食强度高的物种有15种,中度的有11种,低度的有8种。夏季四川雉鹑主要取食草本植物的叶与根茎,秋季主要采食的是成熟的种子和果实。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四川雉鹑的食物组成与丰富度存在差异,光亮杜鹃灌丛和高山杂草类草甸生境的食物种类和食物总量都相对较高,是四川雉鹑的食物基地,而鳞皮冷杉-川滇杜鹃林和高山松林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低。

  • 四川雅江县珍稀濒危植物五小叶槭

    孙治宇等. 四川林业科技,2010,6:86-87.

    摘要:2010年6月,对四川雅江县的五小叶槭种群现状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在四川省雅江县麻郎错乡沃洛希村附近的雅砻江边发现五小叶槭大树262株,分布区面积约66.7 hm2。这次考察还发现了五小叶槭自然萌生的1a生和2 a生幼苗,证实五小叶槭在当地还是能借种子自然繁殖的。访问并结合资料记载,五小叶槭野外现仅存500余株,分属4个种群,且种群之间相隔遥远,雅江县麻郎错乡沃洛希村附近的五小叶槭种群是当今世上残存的最大的一个五小叶槭种群,但该种群正受到来自人类放牧、砍伐以及水电站建设等的严重威胁,面临灭绝的边缘,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

  • 四川竹产业发展现状
    世界竹藤通讯,2010,1:26.
    摘要:四川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资源极其丰富.竹种总数达160多种,现有竹林总面积74多万hm2,其中优质商品竹林36.2万hm2。四川竹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已有竹加工企业达2000多家,竹浆年生产能力达160万t;竹人造板产能达130万m3:竹地板产能100万m3;竹家具产能600万件(套);竹笋加工产能13万t,全省竹产业总产值超过70亿元。
  • 世界双遗产四川峨眉山民族医药代表植物RAPD指纹分析
    熊莉丽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91-94.
    摘  要: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峨眉山白术、车前草、叶下珠、黄花蒿、红花醉浆草、马兰花、马鞭草和斑鸩菊等民族药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8条10-mer引物中筛选获得了15条RAPD-PCR能够扩增出重复条带的引物.这些引物扩增的RAPD-PCR图谱可用于白术、车前草、叶下珠、黄花篙、红花醣浆草、马兰花、马鞭草和斑鸠菊药材的鉴定.本研究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保护区民族药用植物的鉴定和资源保护、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乌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张国珍等.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62-1064.
    摘     要:研究了乌蕨孢子无菌繁殖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乌蕨孢子在1/4MS培养基培养时的萌发率最高,达85.3%;在1/2MS培养基中的配子体成苗率最高,达85.9%;1/2MS培养基是培养优质孢子体苗的最佳培养基;河沙和灰炭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基质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孢子萌发率和配子体成苗率分别达到82.6%和73.4%;无菌繁殖和常规繁殖所得的幼苗子体苗移栽成活率均达90%以上。
  • 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种球的无性繁殖试验
    谷海燕等.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9):773-774.
    摘     要:以长筒石蒜球茎为材料开展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切割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三种因素对其子球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人工繁育可明显提高种球的繁殖率,切割方式对种球的繁殖率无显著影响,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繁殖率有极显著影响,其浓度对繁殖率亦有显著影响,试验最佳处理为“茎盘沟切NAA250”,其繁殖率为12.9;②切割方式无论是对子球的平均质量还是平均直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切片扦插GA330”作用下的子球平均质量最重(5.8g)、平均直径(1.2cm)最大。
  • 四种有色园林植物在泸州的引种应用
    张伦德.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4:72-74.
    摘 要:在四川省泸州市引种观察黄金叶、红花檵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对引种表现作了评价.同时,介绍了4种有色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特性,物候特点,繁殖规律,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第9页 共18页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