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牡丹种子育苗.
    冯正波。植物杂志,2002,(2):37-37。
  • 都江堰野生杜鹃花的垂直分布.
    冯正波等。植物杂志,2002,(2):20-21。
  • 峨眉山冷杉种群研究.

    庄平。广西植物,2002,22(1):40-44。

    摘要:依据51个20m×20冷杉乔层样方和102个4m×4m灌木层样方有关冷杉种群的调查资料的典型区域内冷杉种群的年龄和生长指标的测定,对峨眉山冷杉种群配置,重要参数,更新与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当地冷杉种群及其所组成的森林的现状与演替趋势,指出,峨眉山冷杉种群的径级配置与海拔高度为主导的环境要素变化相关,2800m以下的冷杉种群缺乏胸径5-20cm的小径个体,尤其是在“混交”状的冷杉林下株高小于5m的幼龄个体稀少且其年龄与应有的生长量相差甚远,由此作者认为该海拔段以下的冷杉种群正面临衰退,其构成的冷杉森林正处于退化演替的过程之中,并有可能在今后50a或许更短的时间内显现严重后果,同时,本研究表明冷杉主要通过林窗和林缘更新,通过对冷杉-箭竹-泥炭藓森林群落中冷杉种群状况的研究,阐述了冷杉种群在特定的逆境条件下生殖策略由K选择向r选择方向的转化趋势,讨论了冷杉种群在泥炭藓发育的局部沼泽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机制,本文还就冷杉种群在林内自然更新和迹地更新条件下的胸径生长规律作了比较研究,说明密度制约机制对冷杉种群更新具有重要作用,并就更新情况相对好的冷杉-箭+金顶杜鹃-草类林,冷杉-箭竹-藓类林和冷杉-峨眉玉山竹-藓类林的幼林个林的年龄与株高关系及其个体生长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株高生长和苗木质量亦不甚理想。

  • 四川的川黄柏资源调查.

    黄明远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7(4):45-48。

    摘要:围绕川黄柏的原植物来源与栽培品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资源的野生与家种状况,品质与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其资源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四川油橄榄气候适应性分析.

    范雄。四川气象,2002,22(3):25-27。

    摘要:本文根据油橄榄适生气候条件,分析了四川试种区油橄榄的气候适应性及油橄榄原产地的气候差异,并指出这种差异对四川油橄榄生长结实带来的影响。

  • 长蕊草属—四川峨眉山唇形科植物一新属.
    祝正银。植物分类学报,2001, 39(6):540-543。
  • 川西植物物种的引种与保护.
    施维德。成都建筑, 2001(4): 25-27。
  • 峨眉山冷杉森林群落研究.

    庄平。广西植物,2001, 21(3):223-227。

    摘要:依据51个400m^2乔木层和102个16m^2灌木层、草本层与地被层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峨眉山冷杉森林的林型、环境、植物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和乔、灌层植被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当地冷杉森林分布区内生境多样,植物区系复杂,有一定的热性地理成分入侵和残遗性,各层 水平盖度具有精巧的消长关系,垂直结构在亚层水平上的发育与海拔和“混交”程度有关;冷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但由于其种衰退、冷杉所构成的森林有退化演替的趋势,灌木层的优质植物以竹类为主,亚优势种的变化多样,生物地史,生境和植物枢系的种种特点,共同决定了当地冷杉林型的多样性及其某些少见的种群组合式样。

     

  • 峨眉山蕺菜属药用植物一新种.
     祝正银等。植物研究,2001, 21(1):1-2
  • 峨眉山天南星属一新种.

    祝正银等。植物研究,2001, 21(1):5-6。

  • 四川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黎云祥等。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2): 116-122

    摘要:通过对四川78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得出四川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5个主要的特征,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分布区类型交错复杂与特有种较为丰富。

第18页 共18页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