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玉米高密抗旱简化栽培技术
何文铸等。四川农业科技,2009,3
摘 要:玉米是四川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第一位饲料作物及加工用农产品。全省玉米常年种植1700万亩,生产量620万t左右,为了满足四川省需求常年须依靠从省外调进460万t以弥补不足。大幅度提高我省广大中低产田单产,是提高我省玉米生产自给率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大部地区早春气温回升快但寒潮多,玉米全生育期季节性干旱重,旱灾已成为生产中的首要非生物限制因子。研究表明应用早春玉米高密抗旱简化配套栽培技术,可有效避免前期频繁寒潮并减轻中后期旱灾,从而增加广大中低产田单产以提高玉米总产量。 - 四川甘洛养麦属植物生长特性及分布特征分析
杨坪等。江苏农业科学,2009,1
摘 要:通过对四川省甘洛县24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搜集了分布于甘洛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种类5个种、2个变种。初步明确了甘洛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生长特性和地理分布。 - 四川红景天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斌等,四川农业科技,2009,3
摘 要:红景天系景天科景天属植物,藏语称“苏罗玛布”,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属于天然配方的珍贵药用植物,亦是药食同源植物。我国红景天野生资源较为丰富,有73个种,其中包括2个亚种、7个变种,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和华中等地,位居世界之首。调查显示,四川西部高原的红景天资源极为丰富,但受自然地理条件、资金和技术研究等限制,其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 川西云杉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
辜云杰等。植物生态学报,2009,33(2)
摘 要:为了揭示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天然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天然分布的川西云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2个种群360个单株的种实和针叶表型性状,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种群间和种群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川西云杉表型性状在种群问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36.53%,小于种群内变异(63.47%);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47.15%、31.93%、21.89%和145.14%,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4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56%、22.16%、12.61%和16.53%,种鳞的变异系数和表型分化系数最小,表明其性状最为稳定;12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球果长、球果径、针叶长和种鳞长为川西云杉重要的表型性状。川西云杉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经度(球果和针叶)和纬度(种鳞和种翅)并存的单向变异模式;利用种群间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川西云杉12个种群划分为3类。 - 球盖菇栽培种规模化生产技术
刘本洪等。四川林业科技,2009,3
摘 要: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肥厚鲜嫩,营养价值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其生产原料丰富、栽培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好,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大球盖菇的制种却是一大难题。大球盖菇栽培种培养时间长达60~90天左右,污染率有时高达50%以上。特别是在四川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大球盖菇制种有时甚至会出现全部报废的情况。 - 主产地泽泻药材顶空萃取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李兰等。西北药学杂志,2009,24(2)
摘 要:目的对福建、江西、四川产泽泻药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顶空萃取泽泻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工作站NIST标准图库检索,参照有关文献,确认了17种共有成分。含量较高的有:δ-elemene(δ-榄香烯),3-mthyl-butanal(三甲基正丁醛),2-methyl-butanal(二甲基正丁醛),hxanoicacid,ethylester(己酸已酯),β-elemene(β-榄香烯),beta-caryophyllene(β-石竹烯),2-pentyl-furan(二戊基呋喃),α—caryophyllene(蛇麻烯),elixene,caryophyllene oxide(氧化石竹烯)等。化合物类型主要为倍半萜类。结论利用GC-MS法分析鉴定泽泻挥发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泽泻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 四川兴文石海小岩湾园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初探
刘守江等。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38(1)
摘 要:通过野外调查,对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兴文石海的小岩湾代表性园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园区共有植物48科82属90种,其中天坑物种最丰富(75种),3个溶蚀洼地52种,猴子潭种类最少(12种)。采用香农指教对几个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比较,香农指数H′由高到低依次为:天坑(4.056)〉溶蚀洼地Ⅰ(2.882)〉溶蚀洼地Ⅱ(2.878)〉猴子潭(2.821)〉溶蚀洼地Ⅲ(2.258),表明天坑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溶蚀洼地Ⅰ和Ⅱ其次,猴子潭地区物种多样性较低,溶蚀洼地Ⅲ最低。建议对石漠化地区植被和植物群落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对该区植被的保护力度。 - 四川七叶树资源调查研究
郭洪英等。四川林业科技,2008,29(2)
摘 要:对四川省七叶树资源分布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境内有天师栗和云南七叶树两个种的天然分布;天师栗主要分布于盆缘山地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云南七叶树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南边缘山地。着重论述了两个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特性、在四川的分布、适生生境、生长状况、群落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加强七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加大七叶树开发利用力度的建议。 - 四川粉葛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龙汉利等。四川林业科技,2008,29(2)
摘 要: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为豆科葛藤属、多年生藤蔓植物,属四川乡土植物,在盆周山地有较大规模自然分布,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脊薄的特点,适应林下种植。其块根产量高,富含淀粉,既是一种新的非粮食燃料乙醇加工材料,又作为保健食品食用,是粮食的有益补充。鉴于粉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专门科研团队,从2007年开始围绕粉葛国内外发展动态,粉葛保健食品和燃料乙醇的开发、人工栽培和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收集的情况报告如下。 - 四川麻疯树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研究
何亚平等。四川林业科技,2008,29(2)
摘 要:本文研究了四川麻疯树雌雄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初步描述了麻疯树的花序结构和生殖物候,分析了雌雄花数目和比例的影响因素。麻疯树为单性花同株,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雌花一般着生于有限花序的顶端,雄花由无限花序的顶端产生。由于资源限制,麻疯树花蕾期雌花和雄花并不能全部发育至开放阶段,中途出现萎蔫、脱落。生殖物候存在很大的样地间差异,也存在样地内麻疯树着生微环境异质性的差异。麻疯树雌花比例和数目存在较大的样地间差异,可能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开花时间也会影响到雌花比例和数目,头茬花高于二茬花,早花高于晚花。结果枝的大小会影响到雌花数目和比例,结果枝越大,雌花数目和比例越大。综合分析,麻疯树单枝雌花.数目、雌雄花比例可能受单枝头年的将来投资和样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孟庆艳等。中成药,2008,30(4)
摘 要:藏药材红毛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的干燥茎皮,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1],主产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1987年已正式载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研究证实其为《神农本草经》中收录的豹漆五加,《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久服,轻身耐老”^[3]。红毛五加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4],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足膝无力等^[5]。红毛五加含多种皂苷成分。本试验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筛选红毛五加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其工艺参数,为其系列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 攀西地区水果中砷汞含量污染评价
杨定清等。农业环境和发展,2008,25(2)
摘 要:采集四川攀西地区不同水果(枇杷、芒果、石榴、桂圆),测定了其中砷汞含量,按相关评价标准进行了污染评价,并比较了不同水果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程度。结果表明:所有水果中各种重金属超标率为0%:4种水果污染程度都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枇杷、桂圆对重金属累积能力比芒果和石榴强得多,其中芒果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能力最弱。 - 不同茶树品种条形名茶适制性
罗凡。农家顾问,2008(4)
摘 要:以四川群体品种、福选9号、福鼎大自茶、名山自毫、特早213和天府11号为试验品种,结果表明:天府11号、特早1号、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等属特早芽型品种,具有“早生”特性、开采期早,适宜制作“早生条形名茶”;名山白毫属早芽型品种:四川群体品种属迟芽型品种,利于延长条形名茶的生产期。 - 高强力优质棉花新品种川棉优2号
张超等。中国棉花,2008,35(4)
摘 要:川棉优2号(原代号2K—Y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四川省育种攻关和四川省财政育种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分别用丰产抗病品种川棉56为母本,与引进的优质材料PD6132杂交,用引进的西南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质材料9208007为母本,与抗病品种川棉243杂交,再用2个F1进行复合杂交,在其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 细毡毛忍冬开花习性及适宜采收期研究
胡尚钦等。中华现代中药学杂志,2008,4(1)
摘 要:目的研究细毡毛忍冬开花习性和适宜采收期。方法用生长和形态一致的细毡毛忍冬植株在南江县和四川农科院中药材研究中心(简阳市)种植,观察和测定花蕾生长速度、花蕾长度、花蕾重量和绿原酸含量。结果细毡毛忍冬一年开花3~4次,从见蕾到花凋谢约26天。根据花(蕾)的不同生长阶段划分为幼蕾、小蕾、中蕾、大蕾、银花、金花、凋花,大蕾产量和绿原酸含量较高,为作药材的适宜采收期。结论研究了细毡毛忍冬开花习性,花(蕾)的生长和开放分7个阶段,大蕾期是入药的适宜采收期。 - 桤木不同品系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周小玲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1)
摘 要:对H1、H12、J5和J10等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双峰曲线2种类型,具有明显的峰值,属轻蒸腾午休型.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曲线类型和不同品系均有差别;蒸腾速率月均值以6月份(H1、H12)、7月份(J5、J10)的最高,分别是2.57、3.65、2.64、3.84 mmol•m^-2s^-1;J10、H12品系的蒸腾速率月均值明显高于J5、H1品系;(2)净光合速率日变化4月呈单峰曲线,6~8月有单峰、双峰2种类型,以6月份最高,H1、H12、J5、J10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为12.20、18.56、15.64、18.43μmol•m^-2s^-1,8月份最低,分别为6.43、11.73、9.62和10.74μmol•m^-2s^-1;(3)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以上午7:00~9:00最高,下午或傍晚较低;4月(H1、J5)、6月(H12和J10)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最大,分别为4.82、5.80、2.98、3.34μmol•mol^-1,且H1和J5分别大于H12、J10.(4)通过多因子回归分析,影响蒸腾速率的关键因子是气孔导度、光照强度与空气温度,H1对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不敏感,受CO2浓度影响的品系H12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对水分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