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药用植物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万建文等。四川大学学报,2006,43(4)
摘要:四川境内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类群,本省的药材产量有也很大,中药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另外一方面,四川省的药用植物资源总体生长于以森林为主体的资源生态系统里,近年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迅速减少,某些名贵稀少种类甚至濒临灭绝.如何有效地把握药用植物在全省的分布状况、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宏观的规划管理、制定政策,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这些关系到政府决策,并对四川乃至全国中药事业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这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四川省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利用GIS技术,可以很好的整合涉及药用植物空间分布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庞大数据,由此,我们建立起四川省药用植物地理信息系统,导入影响植物生长的多维地学因子和其他相关环境生态因子,不仅可以直观表达药用植物的分布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 四川省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李琦等。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
摘要:介绍了四川省的蕨类植物资源度分布,并阐述其在药用、食用、观赏园艺以度植物修复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 - 峨眉含笑试管培养再生植株
闵炜等,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3)
摘要:1 植物名称 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 Finet et Gagnep.). 2 材料类别 侧枝的顶芽. 3 培养条件 诱导培养基:(1)MS+6-BA 1 mg•L^-1(单位下同)+NAA 0.2;增殖培养基:(2)MS+6-BA 0.3+NAA 0.3;生根培养基:(3)1/2MS+NAA0.5+IBA 0.5.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加入3%蔗糖,生根培养基加1.5%蔗糖,pH 5.8左右.培养温度(24±1)℃,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强度约18 μmol•m^-2•s^-1。 - 峨眉含笑的引种栽培与应用
陈云龙等,华东森林经理,2007,21(2)
摘要:通过对峨眉含笑的引种栽培试验及调查研究,为其快速栽培苗木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峨眉含笑在30℃多度的持续高温,连续干旱2个多月情况下,无日灼旱害发生,说明其抗高温干旱特性较强,在长江以南地区生长适应性较好,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绿化树种;但相对比较幼苗抗寒性稍差,北移引种应以中大苗为主。 - 拟单性木兰属种质资源及其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陈英等,四川林业科技,2007,28(3)
摘要:拟单性木兰属是我国木兰科特有属,该属共5个种,其中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四川峨眉山特有种,国家一级濒危重点保护植物。本文概述了拟单性木兰属植物的繁育技术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资源概况、群落特征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 峨眉山不同山峪和海拔高度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刘雷等,生态学报,27,6
摘要:以分布于峨眉山不同山峪不同海拔(500-1800m)的17个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及生长地土样作为试验材料,按土壤农化分析常规方法对土壤pH值及土壤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用水蒸馏法提取植株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峨眉山鱼腥草生长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对鱼腥草的生长极为有利。从所有居群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各居群挥发油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月桂烯作为四个山峪唯一共有的主要成分在各居群中均能检测到,且在各居群中的平均含量最高。乙酸龙脑酯和trans-β-罗勒烯的含量与海拔高度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山峪以及海拔高度对各居群挥发油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对鱼腥草挥发油共有成分合成与积累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以有效钼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量元素中以速效钾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含量影响显著的土壤营养元素。
- 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工艺条件研究
魏屹等,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4)
摘要: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在分离压力6.5MPa,分离温度55℃,控制CO2的流速为25.0L/h,以95%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h,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桃叶珊瑚苷的萃取收得率为2.8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方法简便、提取率较高,可推广使用。 - 四川特产药材峨眉桃叶珊瑚的研究
宋良科等,特产研究,2007,29(3)
摘要:通过对四川特有植物峨眉桃叶珊瑚资源状况、药用状况的调查以及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主要化学组分的分析,拟充分利用该种植物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发挥川茶优势 打造茶叶出口大省
段新友等,中国茶叶,2007,3
摘要:“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 峨眉竹叶青:一盏清茗酬知音
刘欣等,中国质量万里行,2007,6
摘要:从来“峨眉天下秀”。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最高峰海拔达3099米,以其秀美的山光水色,悠久的佛学文化而著称于世,吸引了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殊不知,除了那翠竹环抱的报国寺、清音阁、九老洞,除了那佛光普照的万年寺和金顶,这座佛国仙山千年以来的灵秀之气,还凝结在一壶小小的竹叶青茶里。 - 峨眉山野生黄连资源研究与评价
庄平等,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7)
摘要:通过对峨眉山地区的野生黄连资源状况研究,加深对当地有关资源生态学与资源价值的认识。通过野外生境调查和伴生种恒有度分析和资源经济性与稀有性评价,指出当地2个野生黄连种类极其伴生种具有明显的岩生性,它们的分布生境及其伴生植物区系存在较大的区别,其中峨眉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垂直分布幅较宽,喜中性土壤和阴湿环境;古蔺黄连(C.gtdinensis T.Z.Wang)分布海拔较高且局限,立地土壤呈强酸性,稍喜阳。目前广泛栽培的黄连(C.chinensis Franch)具有更好的综合经济性状,而当地的2个野生黄连类型具有明显的资源稀有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峨眉野连根茎及叶部的有效成份小檗碱的含量高于其它各种,具有值得重视的资源保护与利用价值。 - 弥陀柑饮料的加工技术
蓬开文等,四川农村科技,2007,5:58
摘要:弥陀柑是峨眉山独特的野生资源,其果实芳香浓郁。在海拔900~1200米地带适宜其生长,数量少,属于柑桔类,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有机酸等,其营养成分易被吸收。含糖2.62克/100亳升,含有机酸5.59克/100毫升,维生素C39.19毫克/100毫升,固形物9.5%。柠檬酸含量比沙田柚高18倍,比红桔高9倍;维生素C含量比红桔、苹果、梨子均高;精油含量达0.48%。香油丰富,主要集中在皮层中,具有独特的香味,香气怡人,散发性好。虽然弥陀柑营养丰富,香气怡人,但因酸味太大,不适于鲜食,过去在本地将其作为供品,不能大力发展。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现一般将其加工成饮料供人们食用。 - 苦竹笋的家庭加工储藏保鲜三法
邹九安等,农村百事通,2007,8:
摘要:四川省峨眉山市“万亩苦竹笋特色之乡”生产的新鲜苦竹笋具有肉自脆嫩、微苦带甜、清香可口等特性.被人们称为笋中珍品、餐桌佳肴。因为苦竹笋在4—7月份产笋,产笋期仅4个月。为使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苦竹笋,广大消费者盼望能学习掌握一点加工储藏保鲜技术。峨眉山市笋农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多种苦竹笋的家庭储藏保鲜新方法,现将他们的三种方法介绍如下。 - 峨眉山中药材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开发研究
罗全仕等,四川经济研究,2006,10:
摘要:自古以来,峨眉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峨眉山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拥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中草原宝库、天然药物园”之美誉,留下了白娘子冒死盗草救许仙;药王孙思邈三上峨眉结庐炼丹等许多传奇故事;《本草纲目》和《明医别录》对峨眉山中药材更是记载有名。2000年,国家科技部将峨眉山列为首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黄连GAP研究基地.;《本草纲目》和《明医别录》对峨眉山中药材更是记载有名。2000年,国家科技部将峨眉山列为首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黄连GAP研究基地. - 何首乌人工快速系殖
邹久安等,新农村,2006,10:
摘要:目前,鲜何首乌块根市场销价每千克已上升到4-8元,产品供不应求。四川峨眉山市科技部门针对市场需求,在该市川主乡的东岳村建立了2亩何首乌繁殖试验基地,进行了种子、根块、藤茎等10余项繁殖方法试验,均获得成功。其中,种子直播和用藤茎扦插繁殖效果较好,生长期较短,3-4年就可以采收,每亩产块根2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峨眉四照花的种子萌发特性
余道平等。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6(3):79-80。
摘要:峨眉四照花[ Dendrobenthamia capitata var. emeiensis (Fang et Hsieh) Fang et W. K. Hu]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四川峨眉山。由于峨眉四照花的天然出苗率低且死亡率高,导致其资源日趋减少。目前,仅有一些关于四照花属植物栽培及繁育的研究报道,尚未见峨眉四照花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作者对不同条件下峨眉四照花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峨眉四照花的人工繁育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