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川桂 |
拉丁学名 |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
科中文名 |
樟科 |
科拉丁名 |
Lauraceae |
属中文名 |
樟属 |
俗名别名 |
柴桂 |
药材名 |
柴桂 |
形态特征 |
乔木,叶互生,卵形、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至急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长7-12厘米,宽3-5厘米,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离基三出脉;总状或聚伞状花序,着生当年生小枝基部或无叶短枝上,长3-7厘米;花被长5毫米;子房无毛;果托杯状,具6枚裂片;果梗上部稍增粗。花期5月,果期6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500-2300米处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湖北、陕西、广东、广西等省、区
|
功能 |
散风寒,止呕吐,除湿痹,通经脉。 |
主治 |
呕吐,噎隔,胸闷腹痛,筋骨疼痛,腰膝冷痛,跌打损伤。 |
药用部位 |
树皮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