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四籽野豌豆 |
拉丁学名 |
Vicia tetrasperma Moench |
科中文名 |
豆科 |
科拉丁名 |
Leguminosae |
属中文名 |
野豌豆属 |
俗名别名 |
乌喙豆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茎纤细,有稜,多分枝,全株有疏柔毛。羽状复叶;托叶半戟形;小叶6-12,条状矩圆形,长7-17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或有小尖。花小,紫色,或带蓝色,1-2朵排成腋生总状花序;总花梗细弱,与叶近等长;子房无毛,有短柄,花柱上部周围被柔毛。荚果条状椭圆形,扁,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有种子4粒,少有3粒。 |
生境 |
常生长于田边荒地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台湾、陕西、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
欧洲、非洲北部、北美洲、亚洲其他地区也有。 |
功能 |
活血平胃、利五脏、明耳目 |
主治 |
捣烂外敷治疔疮。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