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茅膏菜 |
拉丁学名 |
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 lunata (Buch.-Ham.) Clarke |
科中文名 |
茅膏菜科 |
科拉丁名 |
Droseraceae |
属中文名 |
茅膏菜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球茎直径约1厘米。茎高10-25厘米,无毛。叶互生,具细柄;叶片半月形或半圆形,宽2.5-4毫米。边缘密生长腺毛,毛顶端膨大,红紫色;叶柄盾状着生,长0.6-1.3厘米,无毛。蝎毛状聚伞花序生茎或分枝顶端,具少数花;花萼钟形,长2-3毫米,几无毛,裂片5,卵形,边缘啮蚀状;花瓣5,白色,倒卵形,长约3毫米;雄蕊5;子房无毛,1室,侧膜胎座3,胚珠多数,花柱3,细裂至中部。蒴果长约2毫米,室背开裂。 |
生境 |
生山坡草地或林边 |
地理分布 |
分布在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区,西藏南部。 |
功能 |
有毒,能解疮毒 |
主治 |
跌打、瘰疬等 |
药用部位 |
根及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