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尖叶白蜡树 |
拉丁学名 |
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 |
科中文名 |
木犀科 |
科拉丁名 |
Oleaceae |
属中文名 |
白蜡树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秦皮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皮灰褐色,较平滑,老时浅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具柔毛及腺毛,后渐脱落;小叶3~5,卵形或长卵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主脉及侧脉被柔毛;花与叶同时或稍后开放,雄性与两性异株,圆锥花序生于嫩枝顶端及叶腋;花小,花萼钟状,不规则4~5裂;无花冠;雄蕊2枚,外露;柱头2深裂;常钳形内弯。翅果长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
生境 |
均生于山坡路边或林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
功能 |
清热燥湿、收涩、明目 |
主治 |
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
药用部位 |
枝皮或干皮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