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小麦 |
拉丁学名 |
Triticum aestivum Linn.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属中文名 |
小麦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小麦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或越年生,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近等长;颖果顶端具毛。 |
生境 |
田园栽培 |
地理分布 |
我国南北各地广为栽培。 |
功能 |
浮小麦: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茎叶:除烦热,疗黄疸,解酒毒。 |
主治 |
浮小麦:用于脏燥,烦热,消渴,止汗,泄痢,痈肿,外伤出血,烫伤等症。
种皮:用于虚汗,盗汗,泄痢,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
药用部位 |
干瘪轻浮的种子(浮小麦)、茎叶、种皮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小穗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双流 |
|
田园栽培植株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双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