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牡丹 |
拉丁学名 |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科中文名 |
毛茛科 |
科拉丁名 |
Ranunculaceae. |
属中文名 |
芍药属 |
俗名别名 |
木芍药、洛阳花 |
药材名 |
牡丹皮 |
形态特征 |
落叶小灌木,高1~2米。根圆柱形,外皮灰褐或紫棕色,有香气。2回3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下面粉白色。花单生茎项,直径15~20厘米;萼片5,宿存;花瓣5,或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雄蕊多数;心皮5,密生细毛;花盘完全包被心皮。果卵圆形,密生褐色短毛。花期5月,果期6月。 |
生境 |
栽培。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甘肃等地。 |
功能 |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
主治 |
温毒发斑、吐备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
药用部位 |
根皮 |
繁殖方式 |
分株繁殖 |
栽培要点 |
喜温暖气候,忌炎热多湿,耐旱,不耐严寒,故北方栽培,冬季地上部需用稻草包扎防寒。宜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 |
备注 |
|
图片 |
 |
果期植株形态
摄影者:向丽 |
 |
拍摄部位:果
摄影者:向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