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红紫珠 |
拉丁学名 |
Callicarpa rubella Lindl. |
科中文名 |
马鞭草科 |
科拉丁名 |
Verbenaceae |
属中文名 |
紫珠属 |
俗名别名 |
空壳树(四川)、对节树(贵州) |
药材名 |
红紫珠 |
形态特征 |
灌木。小枝被黄褐色星状毛和腺毛。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4(21)厘米,宽4-8(10)厘米,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有时偏斜,具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齿,上面稍被多细胞单毛,下面被星状毛、单毛和腺毛,有黄色腺点,侧脉6-10对,中脉、侧脉和细脉在两面稍凸起;叶柄极短或近无。花序径2-4厘米,毛被与小枝同,花序梗长1.5-3厘米;苞片细小。花萼被星状毛或腺毛,具黄色腺点;花冠紫红、黄绿或白色,长约3毫米,被细毛和黄色腺点;子房有毛。核果熟时紫红色,径约2毫米。花期5-7月;果期7-11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00-1900米山坡、河谷林内或灌丛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
印度、锡金、东南亚也有分布。 |
功能 |
活血止血,接骨疗伤。 |
主治 |
肺热咯血,湿热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 |
药用部位 |
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叶、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