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苦郎藤 |
拉丁学名 |
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 |
科中文名 |
葡萄科 |
科拉丁名 |
Vitaceae |
属中文名 |
白粉藤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藤本,长达9米。小枝和花序被极稀疏短柔毛,后脱落;卷须长达14厘米,二叉状分枝。单叶,薄纸质,心形或宽卵状心形,长和宽为7-13厘米,先端渐锐尖或短骤尖,基部心形,有小锯齿或小牙齿,两面无毛或下面沿脉被锈色短柔毛,基出脉3-5,侧脉5-6对,下面稍隆起;叶柄长2-9厘米,具脱落毛。聚伞花序长3-12厘米,径2.5-9厘米,有长梗,3回分枝,花序梗和分枝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小;花萼盘形,径约2毫米,近全缘,外面被短柔毛或无毛;花瓣卵形,长约2毫米,无毛;子房无毛。浆果倒卵状球形,长6-8毫米。花期5-7月;果期6-12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00-1200米山地灌丛或林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峨眉)、西藏东南部、云南东南部、贵州、湖北西南部、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
功能 |
消肿拔毒 |
主治 |
外敷治深肌脓肿。 |
药用部位 |
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