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狭叶柴胡 |
拉丁学名 |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
科中文名 |
伞形科 |
科拉丁名 |
Umbelliferae |
属中文名 |
柴胡属 |
俗名别名 |
茈胡、地熏、山莱 |
药材名 |
柴胡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少分枝。茎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弯曲。叶互生,线形或狭线形,长7~17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具短芒,基部渐狭,有5~7条纵脉,具白色骨质边缘。复伞形花序多数,集成疏松圆锥花序;总苞片1~3,条形;伞幅3~8,弧曲;小总苞片5,狭披针形,紧贴小伞;花梗6~15;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棱粗钝凸出。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生境 |
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区。 |
功能 |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解郁。 |
主治 |
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胆道感染、胆囊炎。 |
药用部位 |
根 |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 |
栽培要点 |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宜选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种。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