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大叶千斤拔 |
拉丁学名 |
Flemingia macrophylla (Willd.) Prain |
科中文名 |
豆科(蝶形花科) |
科拉丁名 |
Leguminosae(Papilionaceae ) |
属中文名 |
千斤拔属 |
俗名别名 |
牛得巡、假乌头草、皱面叶(海南岛)、大力黄、钻地风、掏马桩(广西植物名录)、大叶千斤拔(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亚灌木,高达3米。嫩枝有棱,密被平伏黄色柔毛。小叶3,顶生小叶宽披针形或长菱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仅中脉被毛或近无毛,下面沿叶脉被平伏黄色柔毛,散生紫红色小腺点,侧生小叶较小,基部偏斜;叶柄有窄翅,被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生,花序轴、花梗及萼均密被平伏丝毛;萼长6-7毫米;花冠淡红色。果长1-1.6厘米,密被柔毛,顶端喙状。花期6-8月。 |
生境 |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在西部达海拔2400米。亚洲热带也有分布。 |
功能 |
|
主治 |
风湿骨痛。 |
药用部位 |
全株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