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山合欢 |
拉丁学名 |
Albizia macrophylla (Bge.) P. C. Huang. |
科中文名 |
豆科(含羞草科) |
科拉丁名 |
Leguminosae(Mimosaceae) |
属中文名 |
合欢属 |
俗名别名 |
山槐(江苏)、刀头黄(广东)、白夜合(江西)、白缨(山东)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乔木,高达15米,树冠开展;树皮灰褐至黑褐色,浅纵裂。小枝棕褐色,皮孔绛黄色,微凸。羽片2-4(6)对;小叶5-14(16)对,长圆形,长1.5-5厘米,先端圆或钝,具短尖头,中脉偏上缘,两面被灰白色平伏毛,下面较密;叶柄基部之上具1腺体,叶轴顶端具1圆形腺体,腺体密被绒毛。头状花序2-多数排成伞房状,花黄白或粉红色;萼长2-3.5毫米,花冠长6-7毫米,萼及花冠外密被柔毛,花梗长1.5-3毫米。果带状,长7-18厘米,宽1.5-2.5(3)厘米,先端尖,基部长柄状,柄长0.8-1.5厘米。种子5-13。花期5-7月;果期9-10月。 |
生境 |
多生于低山、平原、丘陵地区,常与合欢混生。在广西东北部及湖南西北部石灰岩山地常和白花合欢混生,在长江流域常和马尾松、黄檀等混生。 |
地理分布 |
西南至四川东部和中部大渡河流域泸定、石棉、峨边,云南南部勐海、屏边、麻栗坡;西北至甘肃白龙江流域,南至广西北部隆林、凌云、象州、贺县以北,广东北部阳山、乳源程序、和平以北,福建中部沙县,德化;东至台湾北部苗栗,北至河北遵化东陵、蓟县以南,山西南部曲活、晋城以南,陕西渭河以南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
功能 |
安神 |
主治 |
|
药用部位 |
花、根及茎皮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果
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
 |
花期植株形态
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