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毛樱桃 |
拉丁学名 |
Prunus tomentosa Thunb. |
科中文名 |
蔷薇科 |
科拉丁名 |
Rosaceae |
属中文名 |
李属 |
俗名别名 |
梅桃(中国树木分类学)、山樱桃(名医别录)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达3米。幼枝密被绒毛,后渐脱落。芽卵形,被疏毛或无毛。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尖锯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灰色绒毛,后渐脱落,侧脉4-7对;叶柄长2-8毫米,被绒毛或渐脱落;托叶条形,长3-6毫米,被长柔毛。花单生或2朵并生,花叶同放或先叶开花;花梗长达2.5毫米或近无梗;萼筒管状,无毛或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圆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卵状椭圆形;雄蕊20-25;子房被毛或仅顶部或基部被毛。核果近球形,红色,径0.5-1.2厘米,核棱脊两侧有纵沟。花期4-5月;果期6-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100-3200米山区、林内、林缘、草地、灌丛中。新疆、江苏等地有栽培。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
功能 |
表发斑疹、麻疹及牛痘、润肠、利尿。 |
主治 |
种仁捣汁可治蛇伤。 |
药用部位 |
种仁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