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羌活 |
拉丁学名 |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
科中文名 |
伞形科 |
科拉丁名 |
Umbelliferae. |
属中文名 |
羌活属 |
俗名别名 |
蚕青、羌滑活 |
药材名 |
羌活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茎粗壮,圆柱形或不规则块形,暗棕色至棕红色,顶部有枯萎的叶鞘,有特殊香气。茎直立,常紫色,有纵沟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基部两侧扩展成膜质叶鞘,抱茎;叶片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4对,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状深裂;茎上部叶近无柄,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伞幅10~15;小伞形花序有花20~30朵,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主棱均扩展成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2000~4200米的林缘、灌丛下、沟谷草丛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
功能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
主治 |
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药用部位 |
根茎及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植株
图片由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提供 |
 |
根茎
图片由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