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盾叶唐松草 |
拉丁学名 |
Thalictrum ichangense Lecoy.ex Oliv. |
科中文名 |
毛茛科 |
科拉丁名 |
Ranunculaceae |
属中文名 |
唐松草属 |
俗名别名 |
水香草、羊耳、岩扫把、石蒜还阳、连线草 |
药材名 |
盾叶唐松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无毛。须根密生,有时末端变粗呈块根状。茎高14-40厘米。基生叶长8-25厘米,具长柄,为一至三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形,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2-4厘米,宽1.5-4厘米,边缘具浅牙齿,小叶柄盾状着生于小叶片基部之上2-5毫米处。花序具少数稀疏的花;花梗长0.3-2厘米;花直径约8毫米;萼片4,白色,卵形;无花瓣;雄蕊多数,长4-6毫米,花丝上部倒披针形,下部丝形;心皮5-12(-16),子房具细柄,花柱不存。瘦果近镰刀形,长约4.5毫米。 |
生境 |
生于山地沟边、灌丛中或林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在云南东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和辽宁南部;越南,朝鲜也有。 |
功能 |
散风湿、去目雾等效 |
主治 |
根可治小儿抽风、小儿白口疮;全草药用,有散寒除风湿、去目雾、消浮肿等作用。 |
药用部位 |
全草、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