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筒冠花 |
拉丁学名 |
Siphocranion macranthum (Hook f.) C. Y. Wu var. macranthum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属中文名 |
筒冠花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匍匐,其上密生须根。茎直立,纤细,常基部伏地而上升,中部以下无叶,钝四棱形,具槽,基部近圆柱形而具条纹,单一或有时分枝,密被平展或卷曲的腺柔毛或长柔毛,有时近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锯齿,近膜质,上面绿色,极疏生具节平伏小刚毛,沿中脉及侧脉上有微柔毛,下面色较淡,脉上被微柔毛,余部近于无毛,侧脉4一6对,与中脉两面微隆起,平行网脉多少显著;叶柄略扁平,具腺柔毛及长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单一生或有时具二侧生总状花序而呈三叉状,疏花,被微柔毛,由具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小苞片对生宿存,披针形,具缘毛;花梗被腺微柔毛。花萼宽钟形,外面被具腺微柔毛,内面无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上唇具3齿,齿三角形,锥尖,下唇较狭,具2齿,齿长三角形,锥尖;果时花萼极增大,脉纹显著,下倾,明显二唇形,上唇3齿宽,具刺尖头,下唇2齿狭长,披针形,具尖头。花冠粉红、紫至淡紫蓝色,筒状,直而狭,喉部稍扩大,冠檐短小,为短5浅裂,二唇形,上唇4裂,裂片卵圆形,近等大,下唇稍长,宽大,近圆形,稍内凹,全缘。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具点,基部有一小白痕。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
生境 |
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内,海拔850一3200米。 |
地理分布 |
产于南川、天全、峨眉、汉源、峨边等地。西藏、云南、贵州、广西也有分布。亦见于印度东北部、锡金、缅甸北部、越南北部。 |
功能 |
|
主治 |
用于敷治毒疮。 |
药用部位 |
茎叶入药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