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野花椒 |
拉丁学名 |
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 |
科中文名 |
芸香科 |
科拉丁名 |
Rutaceae. |
属中文名 |
花椒属 |
俗名别名 |
花椒、岩椒 |
药材名 |
野花椒 |
形态特征 |
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枝通常有皮刺及白色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边缘有窄翅和长短不等的皮刺;小叶通常5-9,或11,对生,近于无柄,叶片厚纸质,卵状圆形,卵状矩圆形或菱状宽卵形,长2.5-6厘米,宽1.8-3.5厘米,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广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均有透明腺点,上面密生短刺刚毛。夏季开花,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单性,花被片5-8,一轮;雄花雄蕊5-7。蓇葖果1-2,红色至紫红色,基部有伸长的子房柄,外面有粗大、半透明的腺点。种子近球形,黑色。 |
生境 |
生于山坡灌丛中,也有栽培者。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河北、河南、宁夏、山东、江苏、江西及四川等省区。 |
功能 |
果皮:温中止痛,驱虫健胃。
种子(也可作椒目用):利尿消肿。
根:祛风湿,止痛。 |
主治 |
果皮:胃痛,腹痛,蛔虫病;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疼痛。
种子:水肿,腹水。
根:胃寒腹痛,牙痛,风寒痹痛。 |
药用部位 |
根、果实及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