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粗糠柴 |
拉丁学名 |
Am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 Muell.-Arg. |
科中文名 |
大戟科 |
科拉丁名 |
Euphorbiaceae. |
属中文名 |
野桐属 |
俗名别名 |
香桂树、香檀、痢灵树 |
药材名 |
粗糠柴 |
形态特征 |
常绿小乔木,高8-10米。小枝被褐色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4厘米,密被短柔毛;叶片矩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6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全缘或有波状钝齿,上面绿色,平滑,近基部有腺体2个,下面被稠密的短星状毛及红色腺点,基出3脉。春季开小花,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穗状花序顶生或于枝上部腋生,常有分枝,长3-8厘米,花序梗及花梗密被星状毛及腺点;雄花直径约3毫米,萼片3-4,外被星状茸毛及腺点,雄蕊18-32,花约2室;雌花萼管状,4-5齿裂,子房2-3室,被鲜红色颗粒状腺点。蒴果球形,直径6-8毫米,密被鲜红色粉状茸毛。种子球形。 |
生境 |
生于山坡丛林中或村落附近灌丛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
功能 |
根:清热利湿。
果上腺体粉末:驱虫。 |
主治 |
根:急、慢性痢疾,咽喉肿痛。
腺体粉末:驱绦虫兼能驱蛲虫、线虫。
兽医上也常用。 |
药用部位 |
果实表面的粉状毛茸和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