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麻疯树 |
拉丁学名 |
Jatropha curcas L. |
科中文名 |
大戟科 |
科拉丁名 |
Euphorbiaceae. |
属中文名 |
麻疯树属 |
俗名别名 |
羔桐、臭油桐、芙蓉树 |
药材名 |
麻疯树 |
形态特征 |
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叶折断后有乳汁。枝粗壮,圆柱形,绿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6厘米;叶片近圆形至卵状圆形,长宽略相等,约8-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不分裂或3-5浅裂,幼时下面脉上被柔毛。5月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花淡绿色或绿白色,直径7-8毫米;雄花萼片及花瓣各5,花瓣披针状椭圆形,倍长于萼片,雄蕊10个,内轮5枚花丝合生;花盘腺体5;雌花无花瓣,子房无毛,2-3室,花柱3,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3-4厘米。种子椭圆形,长18-20毫米,直径约11毫米。 |
生境 |
生于平地或丘陵坡地,常栽培于园边作绿篱。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功能 |
散瘀消肿,止血止痒。 |
主治 |
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疯,瘌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阴道滴虫,湿疹,脚癣。 |
药用部位 |
树皮和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