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飞扬草 |
拉丁学名 |
Euphorbia hirta L. |
科中文名 |
大戟科 |
科拉丁名 |
Euphorbiaceae. |
属中文名 |
大戟属 |
俗名别名 |
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 |
药材名 |
飞扬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体有乳汁。茎基部膝曲状向上斜升,单一或基部丛生,被粗毛,上部的毛更密,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状长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1~3厘米,宽0.5~1.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偏斜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稀全缘,两面被毛,下面及沿脉上的毛较密;托叶膜质,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刚毛状撕裂早落。夏季开淡绿色或紫色小花,杯状聚伞花序多数排成紧密的腋生头状花序;总苞宽钟形,外面被密生短柔毛,顶端4裂;腺体4,漏斗状,有短柄及花瓣状附属物。蒴果卵状三棱形,被贴伏的短柔毛。 |
生境 |
生于向阳山坡、山谷、路旁或丛林下,多见于砂质土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 |
功能 |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
主治 |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肠道滴虫,消化不良,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