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山银花 |
拉丁学名 |
Lonicera confusa DC. |
科中文名 |
忍冬科 |
科拉丁名 |
Caprifoliaceae |
属中文名 |
忍冬属 |
俗名别名 |
金银花、土忍冬、 土银花 |
药材名 |
金银花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常绿藤本,老茎黄褐色至黑褐色,嫩茎节有环纹,幼时被毛;单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花对生叶腋或顶生于花絮柄上,花冠管状,稍被柔毛,初时白色,后变成黄色,外面有倒生短糙毛及腺毛;浆果椭圆形,熟后黑色,种子1--2枚。 |
生境 |
生于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及路旁和乱石堆,野生。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
功能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
主治 |
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瘟病发热等。 |
药用部位 |
花蕾或初开的花。 |
繁殖方式 |
种子、扦插、压条和分株繁殖。 |
栽培要点 |
适应性很强,耐旱、耐寒,除冬季外均可扦插繁殖。春季、秋季要结合追肥;生长1-2年的植株需修技整形,主要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芽虫和白粉病危害较大,应加强防治。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