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土香薷 |
拉丁学名 |
Elsholtzia ciliata (Thunb.) Hyland. [E. patrini (Lepech.) Garcke]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属中文名 |
香薷属 |
俗名别名 |
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 |
药材名 |
土香薷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芳香草本,高达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细柄,叶片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0厘米,边缘有锯齿,叶面有短毛,下面略呈紫色,密生腺点,脉上有短毛。夏末秋初开花,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或上部稍弯;花小,密集,偏向花序一侧着生;每花有一明显的大扁圆形、先端有长尖的小苞片;萼上有毛,5裂;花冠二唇形,淡紫色或红紫色;雄蕊4,二强,花丝较花柱微短;花柱细长,柱头2叉。4个小坚果卵形,棕褐色,包围于被毛的宿萼内,萼齿刺状。 |
生境 |
生于田园边、路旁、山溪边及阴湿草地。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及台湾、陕西、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
功能 |
发汗,解暑,利尿。 |
主治 |
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