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山苦荬 |
拉丁学名 |
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
科中文名 |
菊科 |
科拉丁名 |
Compositae |
属中文名 |
野苦荬属 |
俗名别名 |
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 |
药材名 |
苦菜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无毛,味苦,含乳汁。具细弱的匍茎或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分枝。叶多着生于基部呈莲座状,条状披针形或篦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钝或尖,边缘具稀疏的羽状齿裂或不裂,基部狭窄成柄;茎生叶仅1-2片,无柄,微抱于茎。春、夏开花,头状花序排列成稀松的伞房状的圆锥花丛,花全为舌状花,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舌片先端5齿裂。瘦果窄披针形,成熟后红棕色,长约5毫米,有条棱,具细突起,喙长约2毫米;冠毛白色。 |
生境 |
生于河边、路旁、田坎草丛中。 |
地理分布 |
广布于我国大部地区。 |
功能 |
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 |
主治 |
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疮疖痛肿,黄水疮,阴囊湿疹。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花序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雅安-名山 |
|
花的正面观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雅安-名山 |
|
拍摄部位:花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龙泉
拍摄时间:2009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