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宝盖草 |
拉丁学名 |
Lamium amplexicaule L.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属中文名 |
野芝麻属 |
俗名别名 |
接骨草(昆明)、腊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 |
药材名 |
宝盖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50厘米。茎丛生,基部稍斜升,细弱,四棱形,常带紫色,被倒生疏毛。叶对生,有短柄,向上渐无柄,抱茎;叶片肾形或近圆形,先端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或浅裂,两面均被细毛。春季开紫红色花,2至数朵成轮伞花序,除基部一对叶外,其余叶腋都有花,花外被长毛;花萼管状,裂齿5,长而锥尖;花冠管部细长,近直立,内无毛环,上唇亦近直立,长圆形,稍盔状,下唇平展,有3裂片,中裂片倒心形,先端有深凹;雄蕊4,与花柱近等长,均内藏,花药平叉形,有毛。小坚果长圆形,具3棱,褐黑色,有白色鳞片状凸起。 |
生境 |
生于路边、草丛、庭园等处。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 |
功能 |
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肿解毒。 |
主治 |
黄疸型肝炎,淋巴结结核,高血压,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外用治跌打伤痛,骨折,黄水疮。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