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夜来香 |
拉丁学名 |
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
科中文名 |
萝藦科 |
科拉丁名 |
Asclepiadaceae |
属中文名 |
夜来香属 |
俗名别名 |
夜兰香 |
药材名 |
夜来香 |
形态特征 |
藤状灌木,小枝柔弱,有毛,具乳汁。叶对生,宽卵形、心形至矩圆状卵形,长4-9.5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全缘,基出掌状脉7-9条,边缘和脉上有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多至30朵;花冠黄绿色,有清香气,夜间更盛,故有“夜来香”、“夜香花”之名;副花冠5裂,肉质,着生于合蕊冠上,顶端渐尖;花粉块每室1个,椭圆形,直立。蓇葖果披针形,长7.5厘米,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长约8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8月,极少结果。 |
生境 |
生长于山坡灌木丛中,现南方各省区均有栽培。 |
地理分布 |
原产我国华南地区,现南方各省区公园或花圃多有栽培。 |
功能 |
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 |
主治 |
花、叶、果: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
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 |
药用部位 |
叶、花、果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