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鸡脚参 |
拉丁学名 |
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Diels) Hand.-Mazz.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属中文名 |
鸡脚参属 |
俗名别名 |
山萝卜、地葫芦 |
药材名 |
鸡脚参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被长柔毛及混生具腺短柔毛。根粗壮,木质,有分枝,外皮黄褐色,须根多数。单叶对生于茎基部,或有时上部有叶1-2对;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宽卵形、倒卵形或倒椭圆形,长4.5-13厘米,宽2.2-6.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阔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被柔毛,上面具密布黑色小腺点。轮伞花序6花,彼此分离,排成单一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小,卵圆形;花萼紫红色,宽筒状,长7-8毫米,上唇大,圆形,边缘下延,下唇4齿分离,结果时下倾;花冠粉红色至紫色,长1.8-1.9厘米,冠管直,上部二唇形,上唇4浅裂,下唇全缘,内凹;雄蕊4,2长2短;花柱顶端棒状。小坚果,卵形或球形。 |
生境 |
生山地松林下或草坡上,海拔1200-2900米。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
功能 |
祛风利尿,镇痛化积,接骨生肌。 |
主治 |
虚弱头晕、食积、脉管炎、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
药用部位 |
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