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驴蹄草 |
拉丁学名 |
Caltha palustris L. |
科中文名 |
毛茛科 |
科拉丁名 |
Ranunculaceae |
属中文名 |
驴蹄草属 |
俗名别名 |
驴蹄菜、立金花 |
药材名 |
驴蹄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20-48厘米,通体无毛。须根白色。茎直立。基生叶3-7片,有长柄;叶片圆肾形或圆心形,长2.5-5厘米,宽3-9厘米,边缘密生小牙齿;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无柄。单歧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花黄色,直径1.6-3.2厘米;萼片5,倒卵形或窄倒卵形,长1-2.5厘米;无花瓣;雄蕊多数;心皮7-12,离生,无柄。蓇葖果长约1厘米。 |
生境 |
生于山谷溪边、草甸或林下。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功能 |
清热利湿,解毒。 |
主治 |
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
药用部位 |
根、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叶、花
摄影者:向丽 |
 |
开花时的植株形态
摄影者:向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