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六耳铃 |
拉丁学名 |
Blumea laciniata (Roxb.) DC. |
科中文名 |
菊科 |
科拉丁名 |
Compositae. |
属中文名 |
艾纳香属 |
俗名别名 |
六耳苓、吊钟黄 |
药材名 |
走马风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自基部有分枝,被长柔毛,杂有长节毛和头状腺毛,上部和花序轴毛较实习生 ,或有时下部近无毛;下部叶卵形或倒卵形,长8-16厘米,宽2-4厘米,边缘有时倒向琴状羽裂而有三角形粗齿,基部下延成长而具翅的叶柄;上部叶渐小,无叶柄,边缘有粗齿,两面被短绒毛和腺毛。春末至秋开黄花天酒地;头状花序多数,卵状,直径6-8毫米,在枝端排成宽塔状圆锥形,梗长达15毫米,密生长柔毛和腺毛;总苞半球状,总苞片4-5层,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长1-8毫米,顶端尖,带紫色,密生长柔毛;花托稍凸,蜂窝状,有柔毛;两性花的花冠筒状,裂片三角形,有微毛;雌花丝状,2-3裂,无毛。瘦果矩圆形,具肋和疏微毛;冠毛白色。 |
生境 |
生于草地、路旁、丘陵及园林阴湿处。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
功能 |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
主治 |
风湿骨痛,头痛,跌打肿痛,湿疹,毒蛇咬伤。 |
药用部位 |
全草或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