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芭蕉 |
拉丁学名 |
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
科中文名 |
芭蕉科 |
科拉丁名 |
Musaceae |
属中文名 |
芭蕉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芭蕉头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高大灌木状草本,高3-6米。根状茎肥大,有横走匍枝,其上生有较粗的须根。叶柄基部张大成鞘,层层复叠裹包构成粗大圆柱状主干,径粗约20厘米。叶巨大,螺旋状排列,厚纸质,鲜绿色,初生时为卷状直立向上,逐渐向外平伸开展;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长2-3米。宽30-40厘米,先端钝,基部不对称,边缘微波状,中脉粗壮,凸起,宽约2厘米,侧脉羽状平行。夏秋穗状花序顶生,佛焰苞宽大,朱红色,初生包盖花序成心形大花蕾,随花茎伸长而逐渐开展,花序下部直立,上部微弯,下部佛焰苞片早落,无花,上部佛焰苞内生花多数;花单性,淡黄色,雌花生于雄花之下部;萼片3,与2花瓣合生,唇瓣椭圆形,向内微凹,能育雄蕊5,少为6。浆果椭圆柱状,直而不弯,有3-5棱。 |
生境 |
生于房前、屋后、山坡等处。 |
地理分布 |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广为栽种。 |
功能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 |
主治 |
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 |
药用部位 |
根、茎和花蕾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拍摄部位:叶、果
|
 |
全株
|
 |
拍摄部位:叶、果
|
 |
拍摄部位:花
拍摄地点:云南
拍摄时间:2009年7月 |
 |
拍摄部位:花
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
 |
花果期植株
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
 |
花期植株
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