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苋 |
拉丁学名 |
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
科中文名 |
苋科 |
科拉丁名 |
Amaranthacae. |
属中文名 |
苋属 |
俗名别名 |
苋菜 |
药材名 |
苋菜 |
形态特征 |
株高4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疏分枝或不分,有棱;叶片阔卵形、菱状卵形至批针状长圆形,先端钝圆或微缺,全缘或波状圆,绿色或紫红色或绿紫相间;花绿色,集生成近球形的花簇,腋生至茎基部,时有顶生无叶的穗状圆锥花序,雌雄花混生;苞片膜质,三角卵状,中肋绿色或带红色;苞片、萼片中肋伸长为芒;柱头分枝,直立或稍弯曲;胞果卵长长圆形,包于萼内,周裂,果皮膜质;种子近圆形,黑色或褐色,光亮;花果期6--11月。 |
生境 |
适宜于低海拔及干旱地区生长。 |
地理分布 |
四川、安徽、河南等全国各地有栽培。 |
功能 |
子:清肝明目;
根:凉血解毒,止痢。
|
主治 |
子:角膜云翳,目赤肿痛。
根: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白带,痔疮。 |
药用部位 |
种子和根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