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华中介蕨 |
| 拉丁学名 |
Dryo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Ching |
| 科中文名 |
蹄盖蕨科 |
| 科拉丁名 |
Athyriaceae |
| 属中文名 |
蹄盖蕨属 |
| 俗名别名 |
|
| 药材名 |
|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达80厘米。根状茎粗而横走,略有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薄草质,矩圆形,无毛(羽轴上面略有短粗毛),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小羽片矩圆披针形,尖头或钝头,基部与羽轴合生,往往以狭翅相连,两侧锐裂至羽状半裂;裂片近长方形,全缘。叶脉在裂片上羽状,通常单一。孢子囊群圆形,在小羽轴两侧各成1行或在裂片上有3-5枚,囊群盖圆肾形,宿存。 |
| 生境 |
生密林下沟中,海拔500-1800米。 |
| 地理分布 |
广布于华东、中南、四川和云南;日本也有。 |
| 功能 |
|
| 主治 |
可治疖肿。
|
| 药用部位 |
全草 |
| 繁殖方式 |
|
| 栽培要点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