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猪鬃凤尾蕨 |
| 拉丁学名 |
Pteris actinpteroides Christ |
| 科中文名 |
凤尾蕨科 |
| 科拉丁名 |
Pteridaceae |
| 属中文名 |
凤尾蕨属 |
| 俗名别名 |
猪毛草 |
| 药材名 |
|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5-4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先端有钻形鳞片。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叶柄四棱,一回羽状,全缘;不育叶同形。孢子囊群沿叶缘分布;囊群盖条形,宽几达主脉。 |
| 生境 |
生裸露的石灰岩缝和旧墙上,海拔600—2000米。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陕西南部、湖北、广西和西南地区;越南也有。 |
| 功能 |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
| 主治 |
用于痢疾、咳嗽、咳痰等 |
| 药用部位 |
全草 |
| 繁殖方式 |
|
| 栽培要点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