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地刷子石松 |
拉丁学名 |
Lycopodium complanatum L. |
科中文名 |
石松科 |
科拉丁名 |
Lycopodiaceae |
属中文名 |
石松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地刷子 |
形态特征 |
匍匐茎蔓生。直立茎高30-40厘米,下部疏生钻状叶,向上压扁,顶端有密披针形叶的芽,第二年继续发育,并形成新的侧枝,如此逐年向上,形成明显的节和节间。营养枝多回分叉,扁平,直立或下垂,末回小枝上的叶四列,背腹二列的叶较小,披针形,侧生二列的叶较大,贴生枝上,近菱形,斜上,有内弯的尖头。孢子枝通常从第二或第三年生的侧枝基部上侧抽出,远高出侧生营养枝,顶端二回分叉;末回分枝顶端各生孢子囊穗1个;孢子叶阔卵圆形,顶部急狭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齿,基部有柄,孢子囊圆肾形。孢子同形。 |
生境 |
生疏林下和阳坡上,海拔850-2800米。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辽宁、吉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和湖北;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 |
功能 |
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利尿、通经之效 |
主治 |
|
药用部位 |
全草入药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