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牛白藤 |
拉丁学名 |
Hedyotis hedyotidea (DC.) Merr. |
科中文名 |
茜草科 |
科拉丁名 |
Rubhceae. |
属中文名 |
耳草属 |
俗名别名 |
广花耳草、土五加皮、涂藤头、土加藤、大叶亚婆巢 |
药材名 |
牛白藤 |
形态特征 |
藤状灌木,长达5米。主根发达,外皮灰白色,粗糙。茎藤节膨大,小枝具棱,老时变圆柱形。单叶对生,托叶截头状,长4-6毫米,顶有刺毛4-6条;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边缘背卷,上面粗糙,下面被柔毛,背脉隆起。秋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顶生,在枝端部成圆柱花丛;萼被微柔毛,裂片4,条状披针形;冠管短,裂片外反,近喉部有长毛;雄蕊长突出。蒴果近球形,开裂,顶冠非常隆起。 |
生境 |
生于坡地、山野灌丛中或林荫下。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西、广东及西南部地区。 |
功能 |
根、藤:祛风活络,消肿止血。
叶:清热祛风。 |
主治 |
根、藤:风湿关节痛,痔疮出血,疮疖痈肿,跌打损伤。
叶:感冒,肺热咳嗽,肠炎;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带状疱疹。 |
药用部位 |
根、藤、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