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毛蒟 |
拉丁学名 |
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 |
科中文名 |
胡椒科 |
科拉丁名 |
Piperaceae. |
属中文名 |
胡椒属 |
俗名别名 |
石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 |
药材名 |
毛蒌 |
形态特征 |
攀援近木质藤本,揉之有极浓的香气。茎和分枝均密生短柔毛。单叶互生,柄长5-10毫米,有毛;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3厘米,宽3-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歪斜,两侧不对称,下面全部或至少脉上有短柔毛。6月开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成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7厘米;总花梗有毛;苞片盾状,无毛;雄蕊通常3个,花丝极短;雌花序长4-6厘米;子房近球形,柱头4。浆果直径约2毫米,无果梗。 |
生境 |
生于林下,有时生于潮湿谷地,常攀援于石上或树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
功能 |
祛风活血,行气止痛。 |
主治 |
风湿性腰腿痛,跌打损伤,胃腹疼痛,产后风痛。 |
药用部位 |
全株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