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游草 |
拉丁学名 |
Leersia hexandra Swartz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属中文名 |
假稻属 |
俗名别名 |
游丝草、六蕊假稻 |
药材名 |
水游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根状茎秆状,匍匐或倾斜,节上有鞘状叶,下面生须根;叶互生,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其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窄条形,粗糙,长3-12厘米,宽4-6毫米;夏季开花,圆锥花序长5-10厘米,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厘米;小穗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柄;无颖;外稃5脉,脊与边缘均具刺毛,两侧多少具微刺毛;内稃具3脉,脊上具刺毛;雄蕊6,花药长约2.5毫米;子房具2枝花柱,柱头长大,羽毛状;颖果长约2.5毫米 |
生境 |
生于水边或田坎边。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及四川等处。 |
功能 |
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
主治 |
感冒,风湿筋骨疼痛,疟疾,尿道水。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