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粉背蕨 |
| 拉丁学名 |
Aleuritopteris farinosa (Forsk.) Fee |
| 科中文名 |
中国蕨科 |
| 科拉丁名 |
Sinopteridaceae |
| 属中文名 |
粉背蕨属 |
| 俗名别名 |
卷叶凤尾、白兰地草 |
| 药材名 |
水狼萁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或斜生,顶部有多数褐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圆细如铁丝,与叶片近等长,深栗色,有光泽,基部有鳞片,叶片三角椭圆形,长17-25厘米,宽7-10厘米,中部以上二回羽状深裂至全裂,中部以下常三回羽状分裂,羽片对生,无柄或基部略合生,最下1-3对小羽片较大,最终小羽片近长方形,先端偏圆,边缘有浅波状圆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连续生于叶缘小脉顶端,囊群盖膜质,边缘啮断状。 |
| 生境 |
生于山坡石缝处。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
| 功能 |
止咳化痰,健脾燥湿,活血祛瘀。 |
| 主治 |
急、慢性支气管炎,百口咳,消化不良,痢疾,腹痛,白带,跌打损伤。 |
| 药用部位 |
全草 |
| 繁殖方式 |
|
| 栽培要点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