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泥花草 |
拉丁学名 |
Lindernia antipida (L.) Alston |
科中文名 |
玄参科 |
科拉丁名 |
Scrophulariaceae. |
属中文名 |
泥花草属 |
俗名别名 |
定经草 |
药材名 |
水虾子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黄白色,须状,多分枝。茎直立或基部匍匐,茎节着地生不定根。叶对生;无柄或有稍抱茎的短柄;叶片长圆披针形,长1-3厘米,宽5-10毫米,边缘具疏钝齿。秋、冬开淡紫色花,成顶生稀疏总状花序,花梗长5-13毫米,基部有条状披针形苞片,小花对生;花萼先端5裂,花冠唇形;雄蕊4,仅2个能育;子房上位,花柱单一,柱头膨大,2裂。蒴果条状披针形,一半包围于宿存花萼内。种子细小,多数。 |
生境 |
生于低山、田地及潮湿地。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
功能 |
清热,解毒,消肿。 |
主治 |
肺热咳嗽,喉炎,蛇咬伤,扭伤。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