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小报春 |
| 拉丁学名 |
Primula forbesii Franch. |
| 科中文名 |
报春花科 |
| 科拉丁名 |
Primulaceae. |
| 属中文名 |
报春花属 |
| 俗名别名 |
|
| 药材名 |
小报春花 |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细毛。须状根白色、细长。叶基生,有长柄,柄长2-4厘米;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3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锯齿,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纤毛,早春开淡红色或紫蓝色小花,花葶数枝从叶丛中抽出,高10-25厘米,被纤毛;聚伞花序形成顶生伞形花序,1轮,少有2轮,每轮有花10余朵;苞片条形,长3毫米;花萼钟状,被白粉,长约6毫米,5裂,裂片披针状三角形;花冠杯状高脚碟形,直径1厘米,花筒长4毫米,上部5裂,裂片平展,先端倒心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内藏;胚珠多数。蒴果球形。 |
| 生境 |
生于田埂、地边、沟边等地。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 |
| 功能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 主治 |
高热咳嗽小儿肺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腺炎,牙痛,急性结膜炎,肾炎,风湿关节痛,产后出血,红崩白带,外伤出血,跌打瘀血。 |
| 药用部位 |
全草 |
| 繁殖方式 |
|
| 栽培要点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