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山毛藓 |
拉丁学名 |
Oreas martiana (Hopp. et Hornsch.) Brid. |
科中文名 |
曲尾藓科 |
科拉丁名 |
Dicranaceae. |
属中文名 |
山毛藓属 |
俗名别名 |
|
药材名 |
山毛藓 |
形态特征 |
矮小草本,高4-10厘米。植株暗绿带黄棕色,多株密集,常由次年生殖苞下生出新株,逐年重叠,形成分层厚垫状;茎纤细,叉状分枝,密被红棕色假根。叶密生,叶片长卵状披针形,叶边全缘,内卷,中肋单一,细长,先端突出叶尖。雌雄同株;孢子体顶生,蒴柄黄色,湿时向下弯曲,干时直立,顶端有蒴托;蒴帽兜形;孢蒴近球形,台部短,有8条深色纵纹;蒴盖圆盘状,具长喙。 |
生境 |
生于高山阴湿岩壁,岩穴、石隙。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等省。 |
功能 |
养阴清热,养血安神。 |
主治 |
阴虚潮热,神经衰弱,癫狂,筋骨疼痛。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