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大叶醉鱼草 |
拉丁学名 |
Buddleja davidii Franch. |
科中文名 |
马钱科 |
科拉丁名 |
Loganiaceae. |
属中文名 |
醉鱼草属 |
俗名别名 |
紫花醉鱼草、鸡骨柴、绛花醉鱼草 |
药材名 |
大叶醉鱼草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1-5米。枝长而扩散,四棱状,具短柔毛。单叶对生,叶柄短,叶片披针形,长8-2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密齿,上面暗绿色,近平滑,下面密被白色绒毛。春夏开淡紫色花,总状圆锥花序直立或稍下垂,长20-50厘米;萼具柔毛,4裂,密被星状绒毛;花冠管细而直,长约7-10毫米,外面疏生星状绒毛及鳞片,喉部为橙黄色;雄蕊4,着生花冠管中部;子房2室,无毛,每室胚珠多数。蒴果长圆形,长6-8毫米,先端尖,无毛或稍有鳞毛;种子多数,两端有长尖翅。 |
生境 |
生长于山沟、路边、岩石山脚或灌木丛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
功能 |
驱风散寒,活血止痛。 |
主治 |
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骨折;外用治脚癣。 |
药用部位 |
根皮及枝叶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