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革叶粗筒苣苔 |
拉丁学名 |
Briggsia mihieri (Franch.)Craib |
科中文名 |
苦苣苔科 |
科拉丁名 |
Gesneriaceae |
属中文名 |
粗筒苣苔属 |
俗名别名 |
岩莴苣、锈草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0.8—3厘米,直径约3毫米。叶均基生;叶片革质,狭倒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基部常楔形,边缘有浅钝齿或钝牙齿,无毛或有极短的睫毛;叶柄无毛或有疏短毛。花葶1—6条,高10—15厘米,有开展的疏柔毛;花序有1—3(一6)朵花;苞片长约2毫米;花萼长约5毫米,5深裂;花冠蓝紫色,长约5厘米,上唇2裂,下唇3裂;子房疏生短柔毛。蒴果倒披针形,长约3.5厘米,近无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
生境 |
生于阴湿岩石上,海拔650—1710米。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贵州、四川东部、湖北西部。 |
功能 |
|
主治 |
跌打损伤 |
药用部位 |
全草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