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益母草 |
拉丁学名 |
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属中文名 |
益母草属 |
俗名别名 |
益母、益明、茺蔚茎 |
药材名 |
益母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叶对生;轮伞花序;花冠唇形,紫红色或淡红色;雄蕊4,2强;子房上位4裂,柱头2裂;坚果棕色,三角形;花期6—9月,果期9—10月。 |
生境 |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处。 |
地理分布 |
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山东等全国各地。 |
功能 |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
主治 |
妇女血瘀的痛经、闭经、经行不畅、产后瘀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等。 |
药用部位 |
植株地上部分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