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刺鼠李 |
拉丁学名 |
Rhamnus dumetorum Schneid. |
科中文名 |
鼠李科 |
科拉丁名 |
Rhamnaceae |
属中文名 |
鼠李属 |
俗名别名 |
乌杈刺 |
药材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叶纸质,在长枝上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顶端锐尖或渐尖,稀圆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圆齿或不明显的波状齿,腹面疏被伏毛,背面沿脉疏被柔毛或脉腋具簇毛,稀无毛,两面颜色相近,侧脉每边4—5条,腹面稍下陷,背面凸起,脉腋常具圆形小窝孔;叶柄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数朵簇生短枝端;雌花数个至10余个簇生短枝端,花柱2浅裂或2半裂。核果球形,紫黑色,稀无毛;种子紫黑色或黑色,基部肉色,具孔,上端有1沟缝线。花期4—5月;果期6—10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600—32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中。 |
地理分布 |
产四川峨眉山、雅安、汶川、小金、南川、石柱、灌县、泸定、越西、峨边、昭觉、西昌、米易、盐源、木里等地;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
功能 |
利尿、助泻 |
主治 |
|
药用部位 |
果
|
繁殖方式 |
|
栽培要点 |
|
备注 |
|
图片 |
|
|